访问量:279578

思想政治教育

  • 习近平青年实践观对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启示

    童超梅;程太红;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工作提出了勤学尚行、明辨善行、身体力行的青年实践观,深刻阐明了新时期青年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通过探究习近平青年实践观与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内在联系、分析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结合习近平青年实践观对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作用,从学习、思考、力行三个角度提出具体对策,不断努力推动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年06期 v.38;No.19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阿依古丽·阿布都热西提;徐之焱;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实践,将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之中,是由其内在的现实特征和客观的时代发展需要决定的。当前,红色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具体实践中,尚还面临着认识层面、教学层面和应用层面的诸多困境,需要通过推进红色文化的时代革新与生活嵌入、优化教育教学的内在要素与外在范式和完善教育教学的实践空间与评价体系去切实解决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从而推动二者的有效结合,助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023年06期 v.38;No.191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丝路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析

    卢炫;邓娟;

    丝路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丝路精神蕴含着珍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当前,大中小学各学段可以从完善教学体系、队伍建设、育人环境等方面着手,推进丝路精神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度融合,从而凝聚育人合力,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2023年06期 v.38;No.191 11-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傅抱石研究及书画艺术研究

  • 浅谈傅抱石的毛泽东诗意画创作

    罗珊;

    傅抱石是我国现代山水画的奠基人,他的人物画、诗意画都是一绝。傅抱石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改革创新,作为人民艺术家他对毛泽东诗意画的创作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意山水画的先河,他在不断创作、探索中找到了艺术个性与时代精神的平衡点,进一步奠定了傅抱石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2023年06期 v.38;No.191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文学艺术

  • 韩国书院文化资源保护及产业化现状

    崔娜;朱瑞娟;

    书院是始建于唐代的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组织,其影响力重大且深远。在明代,书院制度被移植到朝鲜半岛,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韩国书院文化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于201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韩国重视书院文化资源保护及产业化发展,探讨其数字化、大众化、国际化特点,可为我国书院文化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活起来”“走出去”。

    2023年06期 v.38;No.191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临川籍小提琴家盛中国的音乐艺术思想研究

    谭艺佳;万英敏;

    临川籍小提琴家盛中国先生1941年出生于重庆,是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享誉海内外,也是最早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赢得荣誉的小提琴家之一。同时,他也致力于音乐教育和文化传承工作,推广中国音乐文化和艺术。以他的生平经历为切入点,探讨他在音乐演奏和音乐教育领域的贡献与成就,从而对当代艺术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023年06期 v.38;No.191 27-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探索文人文学传播意识,还原唐代文学传播生态——评黄俊杰《唐代文人文学传播意识研究》

    王毅;

    学者黄俊杰的著作《唐代文人文学传播意识研究》打通了文学与传播学的研究障碍,开辟了唐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此书另辟蹊径,将唐代文人的文学传播意识作为研究选题,深入探讨唐代文学传播现象背后文人的明道、存史、弘文、诉请四种意识表征形态及与文学创作之间的联系。此书具有科学的研究理路,巧妙地将定量分析的统计学方法与传统的文献考证相结合,以“史”的研究目光观照并还原文学传播现象所隐藏的唐代文学生态与历史语境。

    2023年06期 v.38;No.191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虔诚的乡土歌者——论蹇先艾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创作

    舒瑶;

    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以鲁迅为首的写实主义乡土小说创作,坚持“为人生”的书写目的,代表着乡土文学的崛起与成熟,孕育了一批新生的青年作家。蹇先艾受鲁迅影响,在“老远的贵州”开创了属于其独特的“山国世界”。而以废名、沈从文等为首的京派作家群体,代表了乡土文学发展的另一创作方向,恬静抒情的乡村世界形成了乡土文学的另一传统。沈从文以“乡下人”的立场切身表达着对乡土的眷恋与亲近,诠释出一个奇特的“湘西世界”。蹇先艾与沈从文始终虔诚地书写着故乡的一切事物,探讨两个维度不同的乡土作家,能够清楚地分析出乡土在他们视野中不同的价值定位。

    2023年06期 v.38;No.191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请求重复独词句“啊”的多模态互动研究

    申玲;姜占好;

    文章采用多模态互动理论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独词句“啊”之“请求重复行为表述的多模态互动框架”,探究独词句“啊”在表达请求重复行为时的语境、模态密度与结构配置以及不同模态与话轮设计的关系。研究发现,独词句“啊”被优先选用为请求重复行为表达语与汉语文化语境相符合;在表达请求重复行为时,语言模态-独词句“啊”为高强度模态,绝对表述意义,其他共现模态均为补充意义;在同独词句“啊”共同表述请求重复行为时,各模态显示出让话轮、回应话轮、填充话轮的功用。

    2023年06期 v.38;No.191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高等教育

  • 劳动教育在医学生医德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及实践路径

    薛晓;路玲;黄鑫;

    当前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内容陈旧空泛、教育方法单一枯燥等问题。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可促进医学生医德教育学习与体验相融合、内化与外化相融合、继承与发展相融合。要把握劳动教育与医德教育的内在关系和互动规律,坚持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深入挖掘劳动教育中的医德教育元素,分类建立素材库,借助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利用网络媒体,实践医德教育,为医学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提供思考。

    2023年06期 v.38;No.191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我国师范生培养机制的探讨及建议

    谢玄;

    师范生的培养机制主要通过定位师范生与师范性予以体现。学术性与师范性是师资培养中矛盾的两个方面,互为竞争关系。我国的师范生培养机制在高等教育法实施后由三级师范教育体系改成二级师范教育体系,是我国教师培养机制的一次重大探索,影响深远。在肯定高等教育法实施前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现针对高等教育法实施后师范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一是应选择师范生作为部分公立学校入职标准;二是进一步改革师范生培养机制,加强师范性的建设;三是提升师范生职业认同感。

    2023年06期 v.38;No.191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SWOT分析的南昌市高校人才集聚对策研究

    刘敏佳;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SWOT模型对南昌市高校人才集聚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基于此形成南昌市高校人才集聚的SWOT战略选择矩阵,分别从WO战略、WT战略、SO战略、ST战略出发制定高校人才集聚对策,发挥优势规避劣势,具体从人才引进计划和政策的制定、人才培养发展平台的建立、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的完善和建立与产业协同发展的优势特色学科等方面制定对策措施。

    2023年06期 v.38;No.191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时期对分课堂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王小玺;

    高校开展对分课堂可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形成对象性师生关系,构建生成性教学模式,营造灵活弹性的教学氛围。教师开展对分课堂期间,需要基于导向性选择教学内容,以精讲留白和理想作业促进学生内化知识,以理论实践融合、弹性分组推动师生及学生间交流互动。为进一步提升对分课堂实效性,高校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重构师生关系。同时高校要加强教培工作,并完善对分课堂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为对分课堂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023年06期 v.38;No.191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面向智慧教育的双语课程混合教学改革实践——以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原理(双语)”课程为例

    吕晓梅;

    教育部的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实施后涌现出了大批高质量一流课程,但是国际化专业学生的发展目标多元化,而且语境差异、准则差异,导致国家级一流课程直接引入双语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依托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中文)和国外高校教学资源,探索智慧教学环境建设、智慧教学模式应用和多模态知识图谱构建,应用智慧教育理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双语课程智慧教学改革。

    2023年06期 v.38;No.191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五年制公费师范生人格特质与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贺佐廷;谭华玉;

    以445名五年制公费师范生为被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五年制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人格特质与教师职业认同显著相关,其中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和责任感四个与教师职业认同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教师职业认同显著负相关;宜人性、外向性和责任感可以正向预测五年制公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因此建议从家庭、学校和个人三方面引导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以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

    2023年06期 v.38;No.191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学前教育

  •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研究

    贺敬雯;王秀娟;潘筱文;

    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班级环境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现根据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并结合空间三元辩证法,对多所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班级环境实践方面存在“支配不均、更替停滞”的空间布局及设计;在班级环境表征方面存在“弱化幼儿主体地位”的创设实践;在表征班级环境方面存在“经验与反思不足”的教师创设困境。基于此,尝试提出以下建议:合理规划班级可操作空间,平等支配资源;以幼儿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激发教师创设自发性,提升教师专业反思能力。

    2023年06期 v.38;No.191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7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幼儿生命教育的内涵特性、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

    乐星宇;

    幼儿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核心理念的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生命认知、情感启发和实践能力,以全面促进幼儿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层面的发展。幼儿生命教育可包含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其具有全人性、扎根性、多元性等特征。目前,幼儿生命教育存在生命经验传递断裂、生命教育资源匮乏与生命自我觉醒缺失等问题与挑战。基于此,可从三大路径实施幼儿生命教育:以情意为突破口,建立生命连结;以绘本为载体,开展融入式教学;以自我为核心,激发灵性觉醒。

    2023年06期 v.38;No.191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1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教育观——以动画片《小猪佩奇》为例

    赵尚杰;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动画片《小猪佩奇》在情感表达和情感教育、积极身份认同、积极的思维模式、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四个方面蕴含许多教育智慧,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研究的关注人类积极力量、人类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的理念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为家长提供了可以学习借鉴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2023年06期 v.38;No.191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基础教育

  • 核心素养视域下儿童哲学教育的反思与策略

    秦琳;

    我国儿童哲学教育实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仍在教学对象、教育目标、教材内容等方面存在问题。核心素养与儿童哲学联系密切,在自然存在方面指向人的生命成长、在社会存在方面指向人的关系发展、在发展存在方面指向人的精神超越,因此核心素养可针对相关问题从跨时间、跨地域、跨学科三个维度提供一定启示意义。应着力以儿童生命认知与体验为逻辑起点,创设真实情境,让儿童在互动交往中培养跨文化视野,形成儿童跨学科文学作品。

    2023年06期 v.38;No.191 92-95+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乡村学校课后服务功能定位、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

    王明笑;

    乡村学校课后服务在扮演看护者角色,满足家长对学生监管需求的同时;发挥着补偿性优势,促进教育公平普惠;缓解育人焦虑感,优化乡村教育生态。然而其存在着应试教育思维顽固,功能定位单一;教师工作负担加重,参与热情衰减;学校场域资源薄弱,协同参与不足的实践困境。应从树立素质育人理念,保障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加强教师扩伍增能,实现服务参与热情回升;构建协同参与机制,拓宽服务资源输入渠道等方面着手,构建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优化路径。

    2023年06期 v.38;No.191 96-9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新课程标准下话题词块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熊琪;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应以词块理论为视角,推行以话题词块为基本单位的词块教学法。围绕词块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总结词块教学效果及其经验反思,可得出词块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并优化词汇及语法的运用,进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大幅提升。对此,教师应改变原有填鸭式教育,灵活运用词块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词块意识,提高英语学习主动性;同时,时刻关切学生情绪,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2023年06期 v.38;No.191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职业教育

  • 乡村振兴下农村职业学校发展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以萍乡市为例

    林玉;刘志兵;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学校在为发展农业现代化输送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职业学校也面临诸多的困境。文章以萍乡市农村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发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学校发展存在办学目标“离农”、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办学条件落后、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通过分析影响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2023年06期 v.38;No.191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培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研究

    马晖;唐国伟;吴丹;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更是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培育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鉴于两者的联系,着重从劳动价值认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及劳动实践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两者有机融合,内化工匠精神和提高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等问题。

    2023年06期 v.38;No.191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其他

  • 论主题出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赋能

    任嫦勤;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主体间的实时交互为基础的一种实践活动。主题出版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理论自洽和实践互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价值立场,恪守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共同使命担当,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共同目标取向,体现着主题出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赋能的理论证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命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生活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适切性,彰显着主题出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赋能的画像呈现。丰富理论解释力以讲好中国故事,优化话语阐释力以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文化传播力以展现好中国形象,预设着主题出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赋能的实践推进。

    2023年06期 v.38;No.191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业财融合理念下高校财会监督的思考

    涂淑娟;

    高校开展财会监督是规范财务行为,防范经济风险,保证资产安全,完善监督体系,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高校在财会监督方面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监督管理机制未完善、人员素质不匹配、监督运行机制不够畅通等问题,需要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信息融通、业务协同的工作思路,营造良好的财会监督环境,建立监督管理框架体系,积极探索实施路径,加强监督信息化建设,系统培养财会监督人才,建立财会信息公开和财会监督结果应用机制。

    2023年06期 v.38;No.191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正>《豫章师范学院学报》是由豫章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发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全年6期,逢双月底出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打造社科类品牌优秀期刊,本刊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高水平稿件将优先发表,稿酬从优。欢迎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及高等院校师生惠赠佳作。敬请作者投稿时遵守如下规定:一、投稿方式通过知网采编平台(http://lcyy.cbpt.cnki.net/EditorEN/index.aspx?t=1)投稿。投稿后作者可通过电子邮箱(yzsybjb@163.com)对稿件录用情况进行查询。来信请务必注明稿号、文题及作者姓名。二、文章要求1.文章正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以内为宜(约稿、优质论文及理工类文章酌情考虑),重复率15%以下,稿件首页脚注处标明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2.文章须有200—300字以内的摘要和4—5个关键词,并提供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的英文译稿摘要要客观陈述文章主要观点,要求文字简洁而精练,以第三人称语序撰写,不能出现“本文研究”“该文分析”“笔者认为”等字样;关键词要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和词组。

    2023年06期 v.38;No.191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