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279578

思想政治理论

  • 数智时代红色文化短视频赋能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探究

    李军刚;陈鑫磊;

    红色文化作为我们党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瑰宝,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随着AI、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红色文化传播正经历一场立体化、信息化、全景化的数智革新。在数智技术加持下,红色文化短视频以跨时空虚实同构、数智化叙事、双向多元交互赋能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丰富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拓宽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载体,为青年一代培根铸魂。然而,红色文化短视频传播面临“弥散化传播”“信息茧房”“资本逻辑”等挑战。因此,要在主流媒体引领、传播矩阵搭建、数智技术赋能、制度保障等方面协调联动发力,实现数智时代红色文化短视频赋能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破茧成蝶”。

    2025年03期 v.40;No.200 1-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智慧党建提质增效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和创新进路

    于波;

    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呈现出数字引领高校党建双向驱动关系新构建、技术赋能高校党建组织多维闭环重构、技术理性与价值引领重塑高校党建张力平衡等趋势的逻辑转向。在现实层面上,高校党建传统思维与数字思维的结构性差异、技术悬浮与路径依赖的现实困境、数据伦理治理真空导致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利用的价值悖论等问题尤为凸显。对此,高校应从理念变革、技术赋能、系统规划等维度全面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现代化提升,不断推动数智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v.40;No.200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鲜明特征与实践要求

    周维德;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文化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这一思想充分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历经党的百年文化建设实践而逐步发展成熟,具有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发展性相协调、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通的鲜明特征。新时代新征程,全面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实质,需要坚持以人民至上为价值立场,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强大底气,以推进“两个结合”为科学路径,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方向指引。

    2025年03期 v.40;No.200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傅抱石研究与艺术研究

  • 突破与新生:苏轼诗画关系理论的现代反思

    张羽;

    苏轼的诗画一律命题打破了诗画界限,强调诗歌与绘画在创作思维、意境表达和审美体验上的互通性。该理论在当代艺术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已超越诗画关系而演变为一种开放性的艺术哲学,使传统诗画关系发生了现代性转变。一方面,技术祛魅进一步弥合了诗画关系的形而上维度;另一方面,后现代文化场域的多重裂变消解了传统艺术的话语权威。本文从当代艺术理论视域出发重新审视苏轼的诗画关系命题,探讨其美学内涵在数字时代的适用性,揭示传统诗画观与现代媒介理论的对话空间,为跨媒介艺术创作提供理论参照。

    2025年03期 v.40;No.200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文学与历史

  • 论王安石的史学思想在墓志铭中的书写

    朱洁;陈韵萱;

    王安石作为北宋文坛领袖和杰出政治家,虽未专门著述史籍,但其史学见解对北宋及后世史学发展影响深远。其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经以断史”,以经学修养作为断史、修史的重要基础;二是遵循《史》《汉》之法,崇尚实录精神;三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紧密结合客观实际。这些史学观点在其墓志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使其墓志铭呈现出义近于史、重视德行的特点,并展现了王安石的个人抱负与主张。他在墓志铭创作中自觉运用修史精神和方法,形成了不虚美、不谀墓、扬品德、重功业的创作特色,为后世墓志写作树立了典范。

    2025年03期 v.40;No.200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解构与重构:《野草在歌唱》中的后现代伦理思想

    李子辰;

    多丽丝·莱辛在《野草在歌唱》中,深刻批判了英国白人在南非的殖民统治。该小说视野广阔,蕴含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男权中心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等多维压迫的揭露与解构,并尝试重构多元包容的和谐社会。这与后现代伦理学主张的“承认差异,尊重他者,担负对他者的绝对责任”不谋而合。从后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切入,本文旨在分析莱辛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在不同语境下各种变体的合围与消解。通过揭露压迫逻辑、解构统治秩序、重构和谐社会,莱辛对欧洲白人的殖民统治所引起的社会问题进行回应。文本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统治逻辑下的多重压迫进行真正消解,并对后现代社会中和谐关系的重构途径提出展望。

    2025年03期 v.40;No.200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辛弃疾“博山词”的“事”与“情”

    李晨晨;

    创作于江西上饶的“博山词”是辛弃疾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描绘了其在上饶铅山的内心情感与亲身经历,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和叙事性特征。在“博山词”中,辛弃疾巧妙使用了词序叙事、片段与留白叙事、自叙式叙事三种叙事方式并将叙事作为抒情媒介和桥梁,实现了以“事”为媒,情由事生,丰富了“博山词”的艺术表现力。

    2025年03期 v.40;No.200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岭南诗集》所见李文藻仕宦心态研究

    覃雨露;

    李文藻是清代乾隆时期的诗人、藏书家、金石家,在文学创作上诸体皆备。其诗歌创作丰富,以《岭南诗集》为代表。诗集中的许多诗歌记录了两广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状况、民俗风情等各方面的情况,从多种角度对两广地区进行书写,为岭南地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同时,诗集也透露出李文藻在宦游期间产生的诸种心态。李文藻在该诗集中显露的不同心态需着重探析,结合其生平、交游与政治理想,以期对李文藻及其诗歌有更深入的认识。

    2025年03期 v.40;No.200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高等教育

  • 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路径探析

    白雪峰;

    高校舞蹈教学聚焦形式美与情感表达,推动学生身心发展与文化认同,但在实践中存在课程设置单一、评价方式缺乏多元等问题,需要在理念、方法与课程设计方面进行优化。对此,应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审美能力培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审美内驱力;丰富课程内容,彰显艺术文化价值;提高专业素养,优化教学环境;完善评价机制,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加强校内外舞蹈实践,深化审美体验。

    2025年03期 v.40;No.200 51-5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传承与创新:豫章师范学院“抱石+”特色育人品牌的构建与实践

    吴洁;

    豫章师范学院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意义,充分挖掘杰出校友傅抱石的艺术精神,把抱石艺术作为美育的一部分,通过打造“抱石~+”特色育人品牌,明确品牌内涵,推广品牌影响;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学校特色,推动实践创新。打造“抱石~+”特色育人品牌,有助于文化传承与创新、思政教育与党建,在艺术创作成果转化方面有显著成效产出,在社会服务与文化推广方面发挥积极成效。打造“抱石~+”特色育人品牌,要注重全维育化与浸润创新的协同实践、时代赋能与文化涵育的价值实现、评价革新与区域联动的质效跃升、品牌创新与价值引领的文化传承。

    2025年03期 v.40;No.200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江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路径探析

    秦娟娟;

    本研究在梳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价值意蕴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红色文化融入江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存在关注度不足、教学手段单一、课外活动缺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应加强师生红色文化认知,创新教学模式,拓宽课外活动平台,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旨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深化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

    2025年03期 v.40;No.200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以“岗课赛证”融通为导向的“Web前端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王娜;

    信息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Web前端开发”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整合岗位技能标准、行业竞赛内容、职业资格认证要求,重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具备实战经验和创新能力的Web前端开发人才,满足行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2025年03期 v.40;No.200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与对外开放水平的比较研究——基于2021-2023年面板数据

    陈琳菲;路宝利;宋平平;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呈现“东强西弱、产教联动”的特征。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在国际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内陆地区省份则相对滞后,这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职业教育资源投入、教育国际化政策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应从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实施差异化发展、共享绿色发展经验、搭建数智平台等方面入手,提升长江经济带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25年03期 v.40;No.200 73-8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基础教育

  • 新办学校向新优质学校跃升的实现路径探析——以H小学为例

    胡小萍;范雯芩;徐灵芝;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优质均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区出现许多新办学校。推动新办学校以育人为中心高质量发展,建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新优质学校,是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百姓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的社会渴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目标追求,更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呼唤。H小学作为一所新办的社区普通小学,在不挑生源、没有地方政府的特殊政策支持、没有聚集更多的资源条件的情况下,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依靠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夯实课程实施、改革学业评价、锻造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创新管理机制与方法,在常态化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中,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推动学校实现了优质发展,创构了一套新优质学校建设的可资借鉴的经验体系和现实路径。

    2025年03期 v.40;No.200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幼儿园优秀创生课程特征与支持策略探究——基于NVivo14.0的质性分析

    张美玲;张惠真;

    扎根理论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之前,要搁置自身的观念倾向和想法,不预先建立理论假设。幼儿园优秀创生课程特征理论模型的构建通过NVivo14.0软件,对36个省一级或省二级公开发表的优秀创生课程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幼儿园创生课程的高质发展,应树立课程元素意识,理清创生课程脉络与意义;应重构师幼互为主体地位,培养教师指导责任;应兼顾幼儿经验发展和活动联结,推动课程深度开展;应关注幼儿真实需要,实施支持性活动;应采用多元化课程评价,改进评价过程的真实性。

    2025年03期 v.40;No.200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教学评”一体化的意涵阐释与策略优化——基于知识生成视角

    陈千千;俞冰;

    时代的发展引发知识学习的深刻变革,由被动接收转化为对知识的主动生成与创新,“教学评”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必然是根植于知识生成视角下的一体化。当前课堂教学正面临知识教学功利化、课堂人文性淡化、师生话语权失衡、评价游离等现实困境。为有效纾解这些问题,须树立创生式知识教学理念、创设知识与人相遇的场景、设置充裕的课堂留白空间、开展对话型全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从而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激发学生课堂知识创生,实现对课堂教学的优化。

    2025年03期 v.40;No.200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特殊教育

  • 听障人士职前职后的就业期望落差现象及其成因与建议

    潘欣;严丹;张丹妃;余庆香;

    研究采用改编的《听障中学生就业期望问卷》《听障就业人士就业期望问卷》对江西地区95位听障中学生、62位听障就业人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听障中学生的就业期望高于听障就业人士,其中就业期望的适配性、声誉性在听障群体职前职后存在明显就业期望落差。这一现象涉及职前教育、家庭引导和职后支持保障等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建议特殊教育管理部门及特殊教育学校完善听障生职业教育体系,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加强社会就业支持以提高听障生对就业的认识,促进他们良好适应从学习到工作的过渡。

    2025年03期 v.40;No.200 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柯尔文手势提升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的个案研究

    班婧;徐慧;朱涵;孙艳君;

    社交能力是孤独症儿童有效融入社会的关键。作为全球音乐干预领域运用广泛的柯达伊教学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柯尔文手势蕴含着提升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的巨大潜力。为系统评估柯尔文手势音乐教学活动的干预效果,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范式,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柯尔文手势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为期14周的自然学期干预。结果表明,柯尔文手势音乐教学活动对孤独症儿童在社交中的社会参与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具有积极的干预成效,并且对孤独症儿童的整体社交能力具有明显的即时成效和社会效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干预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启示。

    2025年03期 v.40;No.200 10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经济与社会

  •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王乐洋;王欣;汪佳慧;

    以我国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文章着重分析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内部控制质量和市场化程度正向调节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基于数字技术结构异质性发现,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地存在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数字技术应用上;基于数字金融发展异质性发现,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的正效应显著存在于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

    2025年03期 v.40;No.200 115-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双循环”背景下家具产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州空港家具产业为例

    卢美琴;张薇;

    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和“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对以出口代加工为主的家具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此为背景构建5个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并以福州空港家具产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家具产业数字化转型受企业资源、企业能力、经营创新、产业环境、宏观环境这五个因素影响,其中经营创新对转型升级影响较大。建议引入电商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产品创新以助力家具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v.40;No.200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庐山含鄱口》

    孙宪;

    <正>~~

    2025年03期 v.40;No.20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正>《豫章师范学院学报》是由豫章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发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全年6期,逢双月底出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打造社科类品牌优秀期刊,本刊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高水平稿件将优先发表,稿酬从优。欢迎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及高等院校师生惠赠佳作。敬请作者投稿时遵守如下规定:

    2025年03期 v.40;No.200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