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279578

专栏:应用型高校研究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新质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郑舒琳;程德华;陈庆堂;

    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新质人才培养中面临着地方中小城市对人才吸引力不足、人才培养体系与新质生产力匹配度不高、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不成熟等困境。为应对挑战,地方应用型高校应聚焦地方性、应用型两大特性,因地制宜地打造融合地方特色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培养体系和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努力成为地方性应用型新质人才培养的摇篮。

    2025年02期 v.40;No.19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型高校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

    李良;李刚;章绍康;

    在新工科背景下,“仪器分析”课程教学面临实验技术滞后、实践课时不足(<30%)、创新能力两极分化等问题。现通过探索项目化教学改革,建构了理论知识迁移的实践路径,能较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2025年02期 v.40;No.199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教融汇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连慧白;

    在科教融汇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培养具备高水平技术技能专业人才的关键途径,构建其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变得极为重要。现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TOPSIS法计算综合得分情况,并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科学有效地评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了包含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产教融合、科研能力、社会服务与学生发展等多个维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025年02期 v.40;No.199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想政治理论

  • 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述论

    张晨曦;刘勇;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高度重视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多措并举推动科技发展,形成了邓小平科技思想。邓小平科技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传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涵盖战略观、改革观、人才观、开放观等多个方面,对于推进科技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世界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上,从研究方式、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三个维度进一步厘清邓小平科技思想,有助于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为牢固的思想定力、更为深刻的思想指引、更为明确的实践方向。

    2025年02期 v.40;No.199 20-2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0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事实、价值、政治:网络舆论引导的三个维度

    熊叶琴;陈富国;

    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是当代中国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要有效引领好国家的网络舆论导向,实现凝聚共识、动员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就应立足于事实维度、价值维度、政治维度这三个维度链条。在事实维度方面,坚持真实性作为引导的关键支撑;在价值维度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作为引导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政治维度方面,把“讲政治”作为网络舆论引导的核心根本。

    2025年02期 v.40;No.199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抖音走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陈丹;

    抖音作为一款专注年轻人的“音乐+视频+社交”短视频平台,一经问世便迅速俘获了年轻人的心,并逐渐成为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社交娱乐、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抖音短视频App的内容精彩、黏性互动等特性都极大地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抖音走红伴生的流量化的庞杂信息、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沉浸式的刷屏成瘾、娱乐化的即时满足负能量磁场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重挑战。面对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出击、抓住重点、积极应对、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抖音短视频滋润心灵、激浊扬清,抖出更多正能量,使抖音拓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

    2025年02期 v.40;No.199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傅抱石研究与艺术研究

  • 清初遗民画僧石涛与髡残“桃花源”山水图式建构

    米文文;

    明清时期“桃花源”母题绘画发展至顶峰,石涛与髡残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桃源画家。石涛打造的横铺式寻仙问道的理想化仙源空间,髡残建构的纵深式禅化“我”心的真实人间山水模式,体现了二者审美心理和文化思想的差异,反映了时代变幻中文艺的复杂性和个性化特征。二者桃源山水图式在承继元明隐逸山水模式的同时作出新创,丰富了桃源山水民族化、实地化、心灵化建构,对后世桃源图式演变有着重要启示。

    2025年02期 v.40;No.199 38-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学与历史

  • 忧惧·怀恋·家国——明遗民徐芳诗歌刍议

    潘浩正;

    目前学界对明遗民文学家徐芳的研究基本集中于散文,对其诗歌未见系统论述。笔者通过广泛搜辑,得其佚诗近60首。这些诗作或反映甲申之变后的愤怒与忧惧、怀恋和惆怅;或表现对生命的体悟、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或书写自然风光、表现僧徒的方外世界。这些诗作表明在明清之际,遗民复杂的心理变化与情绪特征:由明亡之初的愤怒与忧惧至顺治、康熙年间的无奈与妥协。徐芳的归隐是儒家名节意识使然,这些诗作是其身为儒者所具有的家国精神的呈现。

    2025年02期 v.40;No.199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孟(兆页)的鄱阳湖文化印迹

    叶宪允;

    作为元代杰出的文化大家,赵孟(兆页)的生平事迹以及文学艺术活动虽然众人耳熟能详,但是并未穷尽。赵孟(兆页)的足迹在江南、京师、山东等地之外,曾遍及鄱阳湖流域,相关诗文创作、书法遗迹以及有关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赵孟(兆页)有诗《泛彭蠡》、《晚泊康郎矶思故园》,表明他到了鄱阳湖以及湖中的康郎矶。至湖中落星墩以及落星寺,作诗《题落星寺》。到鄱阳湖边进贤县邬子寨,与胡棣、方积等人有往来,留下诗文。鄱阳湖西鄱阳县有永福寺,赵孟(兆页)书写了永福寺碑。诸多事实与细节证实了赵孟(兆页)与鄱阳湖的渊源,也丰富拓展了赵孟(兆页)生平事迹。

    2025年02期 v.40;No.199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清代诗人陈偕灿诗歌创作初探

    徐国华;卢日;

    清代诗人陈偕灿现存诗集共11卷。陈偕灿的诗歌内容丰富,包含了丰富的地域书写、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对国家忧难的感怀、借丹青以言志的题画诗。陈偕灿的诗歌风格多样,七言古诗夭矫奇离、磊落轩昂,五言古诗质朴廉俊、沉郁深微,五七言律诗风骨高骞、冷寂苍凉,绝句诗冲和淡远、含蓄蕴藉。陈偕灿以其成熟的诗歌水平,成了晚清江西诗坛的代表之一。

    2025年02期 v.40;No.199 53-5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昌诗征》价值初探

    周琳;

    晚清民初文人魏元旷辑录的《南昌诗征》,按诗体分卷,选录了从魏晋至清五百余首反映南昌地域文化的诗歌,在南昌艺文资料的保存和“以诗证史”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所录诗篇的题材和艺术风格,充分表现出魏元旷在诗教风化之用、道义气节之尚和自然真切的语言表达三方面的诗学观。通过考察诗作对南昌地理景观的书写,不但能构建起丰富多样、立体可感的地域时空结构,而且可以在文学景观与诗歌的双向互动中,深化《南昌诗征》的诗学价值和文学地理学价值。

    2025年02期 v.40;No.199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

  • “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实效性评价——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李桂林;张翮;刘澍航;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中,将“课程微博”、移动教学软件、在线考试系统等网络教学媒介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形成“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探索。现以学生对“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反馈意见为基础,分析验证该教学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评价其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的实效性,为该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支持。

    2025年02期 v.40;No.199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视角下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利用

    王卿蕾;周秋华;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课程思政资源运用意识不强、课程思政资源整合能力缺乏的情况仍普遍存在。基于此,现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视角下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原则、开发策略、有效利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将课程思政资源有效融入师范人才培养。

    2025年02期 v.40;No.199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基于AGIL模型的数字化转型赋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马金宇;李秀明;

    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引领和保障教育质量提升、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机遇,但实际改革成效却不尽如人意。面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阻力,可以立足AGIL模型四要素,从优化适应功能、扶正目标达成功能、提升整合功能和改善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四个方面挖掘能有效推动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策略,助力实现教育评价科学化与现代化。

    2025年02期 v.40;No.199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学语文微型化写作教学实施路径

    范蔚;张智超;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沿袭着体系化的宏大设计倾向,过于追求写作知识的全面性和写作训练的线性序列,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写作教学效果不佳。新课标明确了写作的交际性和功能价值,促进了写作教学范式的转型。为契合深度学习的需求,并兼顾写作的情境性、非线性与问题解决等特点,需构建一种适应性的微型化写作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情为基础,从内容与过程两个维度精准诊断学习困境,动态定位写作问题;根据实际需求,明确学习目标,精选重点知识;通过搭建接收、转换与评价支架,有针对性地提供学习支持,旨在落实新课标理念,为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提供有效的实践途径。

    2025年02期 v.40;No.199 83-9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特殊教育

  • 国内外手语研究的现状剖析、热点追踪与未来展望

    赵军博;贾玲;涂慧琳;

    为客观分析国内外手语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可视化工具进行中外比较。结果发现:国外文献数量增长迅速,而国内文献数量增长平缓;国内外手语研究学科视角趋同,但研究主阵地存在明显差异;国内外手语研究共同聚焦于手语信息化、聋生双语学习、手语神经机制和手语语料库建设四个方面;手语在孤独症/阿尔茨海默病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是国外研究的特色之处,而国内手语研究的特色在于通用手语研究。未来,我国可以开展有关跨学科合作、手语信息化实践、手语语料库构建和手语替代沟通等方面的研究。

    2025年02期 v.40;No.199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ICF-CY框架应用于培智学校脑瘫儿童运动康复的个案研究

    严天盈;朱涵;黄龙梅;罗强;

    立足“促进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融合”的时代背景,选取某培智学校一名痉挛型脑瘫儿童为研究个案,将《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框架应用于其教育评估及运动康复。结果表明,基于ICF-CY框架建构的“学校奠基—家庭渗透—社区拓展”协同干预模式,通过以点带面的溢出效应促进了脑瘫儿童的机能恢复、活动参与和社会融入,借助多元要素配合与行动的集成效应推进了循证干预的有效落实,并依托全时干预、全员参与和全域支持的协同效应确保了运动康复的即时成效与维持成效。

    2025年02期 v.40;No.199 9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社会

  • 中国省份新质生产力测度及其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

    纪叶浩;卢宇荣;

    新质生产力影响着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基于涵盖要素、结构和功能三维度的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文章结合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整体水平逐年上升,且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效率,其中结构和功能维度的影响尤为突出。进一步引入巴斯德象限理论,并采用论文发表数与专利申请数作为代理变量,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基于此,我国应加强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多元化协同创新平台,以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v.40;No.199 107-11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皖南古村落文旅资源符号建构与消费增长路径研究——基于符号消费视角

    刘学玲;程质彬;冯淑华;

    在旅游产业转型与符号消费转向的综合作用下,皖南古村落徽文化旅游资源的创新发展迫在眉睫。如何借助新媒体消费语境下的符号消费特性,突破皖南古村落文旅资源发展的时间阻力、空间阻力与社会区隔等掣肘因素,提升平台终端用户的消费体验,是短视频时代皖南古村落文旅资源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以皖南古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符号消费理论,文章剖析徽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在符号价值,厘清短视频时代皖南古村落文旅资源符号的生产逻辑与消费特点,构建具有原生文化吸引力的资源发展路径,为短视频时代皖南古村落文旅资源的符号建构与消费增长提供动力支撑。

    2025年02期 v.40;No.199 11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构建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基于体育电影的视角

    程思梦;刘宜祥;宗天助;

    近年来,国内外体育电影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提升,为构建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如何更好地发挥体育电影在传播体育文化中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内在关联—作用分析—路径构建”为思路,梳理了体育电影与体育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跨文化语境表达、数字媒介沉浸传播等视角探讨了体育电影的文化传播功能;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体育电影在传递体育精神、价值观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提出了体育电影进校园、举办“体育电影周”、发挥明星效应、综合运用全媒体传播工具等体育电影推广策略,以期为构建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2期 v.40;No.199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家精神的六个内涵

    乔南生;

    <正>~~

    2025年02期 v.40;No.19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投稿须知

    <正>本刊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高水平稿件将优先发表,稿酬从优。欢迎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及高等院校师生惠赠佳作。敬请作者投稿时遵守如下规定:1.文章正文字数为1万字左右为宜(约稿、优质论文及理工类文章酌情考虑),重复率、AIGC率均在15%以下,稿件首页脚注处标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2.文章须有200-300字的摘要和4-5个关键词,并提供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的英文译稿;摘要客观陈述文章主要观点,要求文字简洁而精练,以第三人称语序撰写,不能出现“本文研究”“该文分析”“笔者认为”等字样;关键词要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和词组。

    2025年02期 v.40;No.199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