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芳玉;詹志华;
新时代,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表现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地位得到提升,也为高校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因此,必须着力增强话语主体的主导性和权威性;优化话语内容、创新话语形式;营造和谐有序的话语环境,不断增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
2020年06期 v.35;No.173 1-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于波;
以问题为基点的问题逻辑教学法,可以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问题意识视域下,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入手,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内在灵魂;从思政课教材建设入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载体功效;从思政课师资创优入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教学主体;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入手,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价值旨归,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四个重要维度。
2020年06期 v.35;No.17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许吉团;林有德;
高校"三创"教育与劳动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学师资上存在着天然的耦合。"立德树人"是"三创"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促进高校"三创"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与发展,高校应当加强顶层设计,确立层级式的教育目标;创新教育模式,打造梯次化的教育内容;确立问题导向,实施贯通式的教育方式;强化分类施策,打造多元化的教师队伍。
2020年06期 v.35;No.17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葛洲;韩蕾;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发源地,井冈山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为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应运用实践教学、沉浸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把井冈山红色文化内容渗透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使大学生更加深刻地接受思想洗礼。
2020年06期 v.35;No.173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李慧;贺舒;
长期以来在语文文本阅读中,大部分的是摘取文章中出现的某段话或者某个句子来进行分析,从而揣测出作者的真实意图。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割裂式的阅读是有障碍的,因为修辞语言本身的含混性和复杂性都是需要分析才能理解。要培养他们拥有这种分析和思考的成熟阅读能力,就需要从文本情感和主题设计观的角度来探讨,从而分析出文本修辞语言运用的意图,为修辞阅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2020年06期 v.35;No.173 19-2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陈姝;
柏拉图"洞喻"之说阐释了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真与伪的二元对立关系,可以用来拓展研究小说文本的理论视角。爱尔兰当代著名小说家艾玛·多诺霍在其小说《房间》中利用五岁男孩杰克的不可靠叙事,讲述了杰克在"房间"内外的认知变化与发展,该小说可被视作柏拉图"洞喻"理论的形象化文本注脚。"房间"作为象征意义上的洞穴,体现了人类认知世界的路径轨迹。从"洞喻"视角研究文本,既丰富了从柏拉图"洞喻"理论视角对文本的解读,又有助于多角度完善多诺霍小说的研究体系。
2020年06期 v.35;No.173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罗珊;
随着全球化进程逐步加深、中国在世界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快速崛起,在好莱坞影视作品中,中国形象和元素一改新世纪之前的单一化、刻板化,逐渐变得多元且丰富。虽然中国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大有改观,但依然逃不出被好莱坞"他者"化的命运。
2020年06期 v.35;No.173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曹丽莉;
《等待戈多》是萨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由于其"荒诞"性,近年来学者的研究视角主要聚集在剧本的语言、写作手法等方面,鲜少有人注意到其背后折射出来的生态启示。其实在剧本中贝克特早已显现出对生态问题的思考。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等待戈多》中的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都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而人类中心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是造成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
2020年06期 v.35;No.17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朱佩珊;
满清作为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经历了康乾盛世,最后因为闭关锁国走向了没落。但是作为一个非正统的民族,仔细分析满族发展壮大的原因不难发现,清朝统治者对儒学的认同和吸纳是帮助其顺利入关并成功入主中原的重要原因,基于上述背景详细分析清代满族入关以后吸纳儒家文化逐渐儒化的过程,希望从历史中不断进行学习,真正深入的了解满族入关之后的儒化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一定的依据。
2020年06期 v.35;No.173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万建香;汪儒军;叶榕;
MOOC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宣传自己课程的平台,对高校课程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今后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路线。文章以江西财经大学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从学习者的感知价值、感知质量、学习者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利用MOOC平台后台数据统计分析和调查问卷,对MOOC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2020年06期 v.35;No.173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杨钊;蔡文钦;陈郡梅;
西部地方院校在培养服务西部、建设西部、扎根西部的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着西部开发、城乡协同、乡村振兴、边疆治理等发展要求,西部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当以"面向西部、服务基层"为主要目标、以"基层治理能力建设"为重要内容,合理优化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适应西部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公共治理与公共服务专业人才。
2020年06期 v.35;No.173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周利娟;
慕课教学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主要趋势,对大学外语教学来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外语教学的重要性逐渐突显,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因此应用慕课教学,能够进一步推动大学外语在线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
2020年06期 v.35;No.173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张杰;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新生力量,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校的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学校应重视新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养,帮助新进青年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只有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才能真正意义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020年06期 v.35;No.173 71-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钟晓虹;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中,认知扮演者中介和协调的作用。团体心理辅导与认知行为理论巧妙结合运用于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提升实践中,从关注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常见情绪困扰、合理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注重团体心理辅导的系统性和递进性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情绪管理进行干预。实验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0年06期 v.35;No.173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吴海波;张珺茹;沈玉玲;
创新驱动背景下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评估研究生创新质量、检测研究生创新水平、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造就和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对于全面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其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培养模式不够科学、相关经费投入不足、培养机制有待完善等。为此,有必要从政策、环境、平台、组织、经费、考评等六个方面重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并从改革培养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开展校企合作、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相关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020年06期 v.35;No.173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吴小云;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导致职业形式的变化,处于转型的地方新建本科学校的大学生们面临更大的就业挑战。通过豫章师范学院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现状调查发现:新建地方本科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较高,女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比男生高,非独生子女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高于独生子女,专业兴趣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有影响。针对此现状要从学校、社会与家庭几个方面为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进行干预。
2020年06期 v.35;No.173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余宏;张华英;
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网络设备与组网技术"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在疫情期间创新运用在线教学新形式,综合应用智慧职教云教学平台、学校在线仿真实验平台和腾讯会议等平台和交流工具,采用了基于SPOC和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纯在线教学解决方案,不但知识的传授借助云教学平台进行,实验实训也通过在线仿真实验平台实施,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了与线下课堂教学同等质量的效果。
2020年06期 v.35;No.173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魏志玲;唐小华;
归因理论是联结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的纽带,既是理解人的社会知觉的基础,也是影响归因者后续行为的重要因素~([1]),因此,合理探究、科学利用归因理论对于增强今后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规避错误和矛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一个时期应用型院校存在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就业结构不合理等现状,基于归因理论对此进行了全景式探析,结合新时期应用型院校学生就业中面临的新问题、新现象,应本着"以人为本、人职匹配"的基本原则,从完善个性化服务、实行分类指导、开展科学的归因训练、实行创新性就业评价等四个方面入手,致力于为应用型院校学生就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指导,实现人尽其才。
2020年06期 v.35;No.173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孙绮琪;
中学语文戏剧教学具有特殊性,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上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戏剧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对经典戏剧不感兴趣、片面地解读人物形象、忽视对剧本的研读、盲目开展课堂戏剧。孙绍振教授提出的还原分析法分为语义还原和对象还原,适用于戏剧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还原分析法还原剧本的关键词和剧本的景物或人物,与原文对比,找到其中的矛盾点,能感受到剧本中的情感逻辑,体悟作者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2020年06期 v.35;No.173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李悦;
自媒体时代,高中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应从紧扣课标、挖掘资源、教学总结、落地实践四个维度分析高中生科学精神素养培育路径,抓住自媒体时代高中生科学精神素养培育的机遇,勇敢迎接挑战。
2020年06期 v.35;No.173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张黎黎;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离开不文本阐释。当下语文教育界非常强调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阅读,在无形中出现了过度阐释文本的现象。语文教师教学时要反对给文本打上特定的时代标签,应该尊重文本的文化语境,重视课堂的多元民主。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坚守住文本阐释的方向,使文本回归本身。
2020年06期 v.35;No.173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吴萍萍;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切实抓好德育。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是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德育要立足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抽象和具体相结合、角色扮演、创设困难情境以及树立正确榜样等措施,提高道德认识、激起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和引导道德行为。
2020年06期 v.35;No.173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